搜贴子 搜作者(贴子) 搜作者(回复)
咸阳家教网首页 | 
社区首页 > 家长论坛 > 浏览
楼主
体罚——家教中的误区
日前偶听一首“挨打歌”:首次挨打战兢兢,两次挨打哭不停,十次挨打眉头紧,百次挨打骨头硬,千次挨打功夫到,孩子酣然对你笑。作为家长,听后颇受启发,此中内涵值得家长们细细品味。

惩罚作为家庭教育的一种方法,为某些家长们所使用。而通常意义上讲的惩罚是指否定孩子的不良品行,以引起孩子不愉快的情感体验,使之内疚、痛苦、悔恨,从而使孩子从过失中吸取教训,不再重犯。这种方法运用得好,能使孩子明辨是非善恶,利于孩子身心健康。而在现实生活中,家长们往往走入惩罚的误区——体罚,甚至误认为惩罚就是体罚,这是不可取的。

首先应掌握惩罚的分寸 家长嫉恶如仇,不袒护,不纵容,给孩子施加必要的惩罚是应该的;但惩罚时应头脑冷静,掌握分寸,理智地控制自己感情。若过激过火,不仅会导致体罚的极端,而且易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,得不到应有的施教效果。因而在家教过程中,不仅要掌握惩罚的分寸,且要慎用这种方法。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个性特征、心理承受力及所犯错误的性质、原因,不鲁莽用事,否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极其有害的。

其次要改变“惩罚就是体罚”的思想 惩罚的目的是使孩子改正错误,吸取教训。若动辄采用断食、殴打,伤害身体,不仅使孩子承受皮肉之苦,而且严重挫伤孩子的性格及自尊心,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。家长在非正常情绪下对孩子大打出手,有可能使孩子致残、致死,引发一幕幕家庭悲剧,这在家教实践中是不无先例的。曾有一家长为使自己的女儿将来成为钢琴家,省吃俭用,东借西挪筹款买了一架钢琴。可女儿对学琴一点不感兴趣。于是父母每日强迫她练琴,甚至动用体罚方式,在女儿完不成练习任务时,就把女儿头发吊起来练习,平时的打骂更属常事。最后孩子难以忍受,用剪刀将手筋剪断,造成终身残疾。那种“大打三六九,小打天天有”的做法及“不打不成才,一打分数来”、“鞭子本姓竹,不打书不读”的家教思想,种下了家庭教育的许多隐患,棍棒底下未必出孝子贤才,那些“老子面前如绵羊,离开老子似虎狼”的孩子大有人在。滥施体罚易使孩子丧失自尊心,产生说谎、厌世、报复等不良心态,甚至逃学、出走、自杀。因此,只有彻底改变“惩罚就是体罚”的思想,才能走出家教体罚这一误区,才能避免孩子产生更多的身心疾患。

家庭教育是一门永恒的艺术,其方法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。为使孩子健康成长,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,施用科学的家教方法。既严格要求,又尊重爱护;既批评惩罚,又说服教育。唯此,我们才能培养出活泼可爱、聪明上进健康的一代,家庭生活也因此会更加温馨和谐,幸福美满。

作者:董老师(208158)09-12-05 22:42回复此贴
回复内容:
百分·咸阳家教网 ©2003-2015